学科专业代码:081203
一、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硕士研究生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敬业精神。
2、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在某一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的创新成果,能胜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教学、科研、软件系统开发等工作。
3、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较深的学术修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生物图像处理与识别
本研究方向以农业自动化、智能化和全面信息化为目标,根据农业生物体特性复杂、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的特点,研究农产品、食品品质的图像检测技术;农作物状况与病虫害等农业信息的远程检测技术;智能作业机械视觉系统及应用等技术。
2、智能信息系统
本研究方向根据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企业管理及农业信息服务等特点,研究农业领域信息的智能采集、智能处理与分析理论与方法、DDS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农业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农业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等。
3、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技术。包括基于网络的数据库系统开发研究;基于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网络多媒体技术研究;WebGIS研究与开发;农业电子商务;网络化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理论和技术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的最低年限为3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4年。本校在职硕士研究生最低研究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5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应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上旬提交延期答辩的申请报告,经导师和主管院长同意,报研究生部审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前答辩时间不超过半年,在职硕士研究生不超过一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分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类,总学分数最低要求32学分。学位课包括第一外国语、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应修满22学分。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应修满10~12学分。具体设置如下:
(一)学位课(22学分)
1、政治理论课(3学分)
①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学分
2、第一外国语(5学分)
① 基础外语 4学分
② 专业外语 1学分
3、专业基础理论课(6学分)
①网络计算 3学分
②小波分析 3学分
4.专业课(8学分)
① 网络编程技术 2学分
② 人工神经网络与应用 2学分
③ 计算机技术专题讨论课 2学分
④ 导师根据研究方向指定一门课程 2学分
(二)选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10~12学分)
1、第二外国语 2学分
2、模糊数学及应用 2学分
3、图像分析 2学分
4、计算机图形学 2学分
5、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2学分
6、计算机智能控制 2学分
7、VC++程序设计 2学分
8、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 2学分
9、现场可编程技术 2学分
10、嵌入式系统 2学分
11、数据挖掘技术 2学分
12、模式识别 2学分
13、软件开发方法学 2学分
14、3S技术与应用 2学分
15、算法设计与分析 2学分
16、电子商务系统架构 2学分
17、研究生素质教育 1学分
五、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应选择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鼓励研究生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究项目,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要求如下:
1、选题、开题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及开题论证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尽可能与导师承担的各类研究项目等相结合。开题报告要求硕士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计划等。专家对其开题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认可后确定论文题目,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2、论文阶段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要求语言流畅、逻辑严谨。
研究生在论文阶段,要求每3~4个月,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3、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2~3个月提交到学院学术委员会,由学院组织学位论文预审小组对学位论文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方可执行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程序。答辩通过后,提交到院学术委员会和校学位委员会审查表决,并由校学位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
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要求如下:
(1)学科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积极发挥群体作用,保证选题的科学与合理性。
(2)论文准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论文工作计划包括文献阅读、选题报告、科研调查、研究方法、试验手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工作的进度计划。
(3)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的聘请应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广泛性,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硕士学位论文应有新的见解。
(4)学位论文答辩具体要求按照《det365官方网站登录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课程学习和科研论文并重;既要深入掌握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要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具有一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在学习方式上,强调研究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
3、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负责和学科指导小组、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作用。
4、导师由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导师应指导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和论文计划,检查和落实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研调研、选题报告、教学实践、科学研究、论文撰写以及论文答辩各个环节的工作。
5、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进行两次检查,第一次是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第二次结合毕业鉴定进行,具体要求按“det365官方网站登录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6、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七、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学院、导师和任课教师应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硕士生应该认真学好政治理论课,并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公共活动和公益活动。导师要坚持教书育人,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修养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八、其它考核要求
研究生在培养期间除了上述培养环节和要求之外,还必须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活动,通过中期考核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1.外语6级: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通过国家外语6级考试。
2.中期考核:按照校办(研)发(2001)47号关于印发《det365官方网站登录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工作暂行规定》中的要求进行中期考核工作。
3.发表论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授予学位前必须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与本人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含录用待发表的文章)。本校在职硕士生在授予学位前必须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本人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1篇(不含录用待发表的文章)。
4.学术报告:研究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报告和交流活动。每位研究生在毕业前参学术报告活动不少于8次。
5.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等。教学实践内容包括大学本科部分讲课和辅导、生产实习、指导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验等。实践环节任务不少于15学时的教学工作量(以承担实验为主)。
det365官方网站登录
二○○四年三月三十日